,他能直接抱着包大人的腿哭。

包大人!他们武将真的好惨啊!

包拯:……

包大人无奈叹气,朝廷重文轻武是开国时留下的旧制,和他哭没有用。

不过他可以给狄大元帅透个消息,朝廷准备改军制,按照韩琦韩相公的设想,今后军中不会再兵不知将将不识兵,士兵也不用再隔几年就天南海北的换驻地,但是有一点不能改,军中依旧得有监军。

狄将军忠心耿耿绝无二心,大宋武将那么多,谁能保证别的武将也忠心耿耿没有二心?

过度打压武将不好,放纵武将掌权更不好,唐末五代的教训近在眼前,狄将军就是哭死在官家面前也没有取消监军的可能。

监军不是大宋独有,早在汉朝就有类似的制度,最初是御史监军,到唐玄宗时启用宦官监军,此后宦官监军就成了定制。

比起文官,宦官更容易掌控。

宦官监军可以避免御史职务过低无法监督高级将领的弊端,以卑制尊的法子听上去非常完美,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很难有效的实行监察。

御史也是大臣,也有和将领勾结叛乱的可能,而太监效忠的对象只有皇帝一人,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他们和将领勾结。

想想也知道不可能。

是人就有私心,开始时看不出坏处,时间长了就能看出来了。

皇帝觉得太监不会背叛他,殊不知宦官专权乱政的时候甚至能废立皇帝。

大宋部分的继承了唐朝的制度,但也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所以本朝不光有宦官监军、文官监军,还有都监、走马承受、兵马都钤辖等其他名目的监军,不管怎么说,朝廷绝对不会放松对武将的控制。

太祖皇帝在平定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启用宦官监军,很多宦官不仅能随军监视将领还能上阵杀敌,带兵出征的本事并不比正经武将差多少。

唐朝后期宦官专权乱政废立皇帝,前车之鉴后事之师,大宋为了不重蹈覆辙,从太祖皇帝时就严防宦官乱政的局面。

宫中宦官数量不得超过五十人,被派去军中充任监军也是临时的差事,平时州县有都监、走马承受、兵马都钤辖等常驻的监军,仗一打完宦官监军的权利就没有了。

文臣监军也是如此,多是打仗时临时

章节目录